关闭→
当前位置:装饰都>装修设计>大设计>林振中:我的摩登中国情结

林振中:我的摩登中国情结

装饰都 人气:2.75W

林振中:我的摩登中国情结

林振中

设计师简介

林振中(美国)

d Lin(A.S.I.D)

清华大学环艺系教授

北京圣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代表作:

2000年澳门葡京赌场外观和夜间灯光设计改造

2002-2005年为北京开发商超过70个项目设计规划样板间和室内标准

2004-2006年浙江九龙山多功能度假村(高尔夫球及游艇港)总室内设计师

2006年北京2008奥运选手村赛前赛后室内设计及会所设计

2006年-今三亚亚龙湾高尔夫球会所(中国十大高尔夫球会场)

2007年华彬高尔夫球会所(中国十大高尔夫球会场)

设计理念:

以当代前沿的国际设计思想为切入点,结合东方的细致与理性,依托我们20年国际设计专业背景,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国内外市场概况以及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的超卓设计与专业服务。

“父亲问我为什么总呆在北京不回去陪他,我说是您把我的名字取成这样啊,‘振兴中国,振兴中华文化......’冥冥中我特别喜欢北京......”。

记者:很多人认知您是通过中国十大高尔夫球会场,您成功设计了北京、三亚、上海等地的多个高尔夫会所(尤其是华彬高尔夫会所被评为全中国最好的高尔夫会所),并根据高尔夫会所的独特性提出“五觉”设计化理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请您和我们分享您和高尔夫球会所间的渊源。

林振中:设计高尔夫会所应该说是机缘巧合。我2001年回到中国,第一个项目是上海浦西恒隆广场顶层,接下来就接手了浙江九龙山高尔夫球场。当时开发商邀请的都是全世界一流的设计师,我有幸加入其中。这是我第一个高尔夫球会所项目,我也是从设计这个项目开始去研究了很多高尔夫球会所设计的风格,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从历史、地理、背景这样一路研究进去。

当时九龙山会所项目是托斯卡纳风格,我研究之后营造了上世纪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托斯卡纳省那种艺术大师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氛围。九龙山项目给了我很大的发挥余地,后来被评为中国前十大高尔夫会所,之后A.S.I.D(美国室内设计协会)又推荐我做了亚龙湾高尔夫会所,就是在那里我提出五觉设计理论。当时我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改造原来的建筑,怎么把旧的建筑体发挥到最好。亚龙湾改造之后得到了更高的评价,在中国现有将近六百个高尔夫球会所中还能够脱颖而出。

那之后就做了华彬会所,华彬项目我主要营造的是家庭会员的休闲场所。那个项目中我有很多项突破。华彬有马术,我把马术和和欧洲贵族乔治亚风格结合在了一起。华彬的球道是“金熊”球王杰克·尼克劳斯设计的。华彬第一个会所是用尼克劳斯的别号“金熊”命名,我做的是第二个会所,球王要用自己的名字“尼克劳斯”命名,所以他们对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尼克劳斯团队也反复和我交涉,看我做的设计,最后他们同意由我来设计并命名为尼克劳斯高尔夫球会所。后来华彬会所被评为中国最好的高尔夫会所。其实并不是说她很豪华,而在于她的有文化、有艺术的感觉。

华彬之后就有很多人找我做高尔夫会所,从北京雁栖湖、到川西、湖南株洲、厦门、昆明......一路做下来,所以我说是当年做九龙山的机缘巧合奠定了我现在发展休闲旅游业设计的方向。

记者:除了高尔夫会所,您还设计了很多别墅和住宅空间,也因此在地产商圈内有很好的口碑和知名度。您认为在您的别墅样板间设计中,什么是最打动客户的?

林振中:别墅样板间确实做了很多。第一个是北京东坝的奥林匹克花园,当时他们的策划公司请我做评委,帮他们评选好的设计。但一直没评出特别好的,最后他们就请我直接做了。那个项目之后就有很多人来找我做别墅样板间了。

其实我做别墅样板间也好,做高尔夫会所也好,我都很用心去体会使用者的感受。比如现在很多策划公司售楼的时候都会把主人模拟出来,现在叫情景式设计,其实很早我就提出拟人化设计了。我们有一个4W+1H定位法则,就是Who?What?Where?When?+How?

Who ,谁住在这里?主人是房子的灵魂,一个房子不能没有灵魂。事先拟定一个主人,就是开发商的关注人群,把他们的集体特性加到这个人身上。

What,这里是什么?第一居所、第二居所还是商务性的?不同的属性自然需要的元素是不一样的。

Where,样板间在哪里?在第几层?朝向在哪里?有些房子为了强调周边的景观会把样板间拉到很高。有些房间朝向向北或西,在选择配饰颜色时就不要太深......

When,这个项目什么时候推出?如果五一推出,那么接下来天气越来越热,房间整体色调要清爽一些,如果十一推出,马上就到深秋入冬了,那么颜色就要温暖一些。

How,how to do that。我怎么去实施这些设计。

4W+1H定位清楚之后,我就要把“五觉”放进去了。如何让客人在众多样板间中记住你的设计从而决定买这套房子,仅仅靠视觉是不够的,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都要做进去。我举个例子来说明:现在要做一个Art Deco风格的样板间,首先我会拟定出一个脚本,所谓脚本,就是模拟主人和他的家庭成员的身份、嗜好和生活习惯,这样对销售也很有帮助,因为有些客人就会对号入座。脚本做好后针对模拟主人的嗜好就开始加进去五觉了。视觉已经出来了,包括Art Deco风格视觉化的元素、主人喜欢收集什么东西......然后听觉很重要,如果是Art Deco风格,要放什么音乐?一定是Jazz,听起来就给人感觉到纽约那种嘈杂的、奢华的、繁荣的感觉。你不可能放古典音乐轻音乐什么的。然后是嗅觉,房间里味道是什么样的?假设男主人进去,我们可以事先点起雪茄,闻到雪茄的味道就立刻让人感觉到奢华的氛围,联想到下午靠在阳光下闭目养神的画面。接着味觉上,吃东西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可以泡咖啡给客人,本身咖啡的香气也非常符合Art Deco的气质。触觉上,要让客人充分去体验,好的样板间绝对不是限制客人体验的,这里不许坐那里不许碰,一定是要让客人随意试坐。坐下来喝杯咖啡,我相信这样全方位的设计一定是最打动客人的。

记者:现在的别墅或住宅设计出现了重装饰的趋势,软装设计师也应运而生。您认为这种趋势是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吗?如果是,那么设计会不会变成设计元素的堆砌和累加?

林振中:其实在国外一直就有Decorator这个职业。当初清华开设配饰陈设班的时候,我就开始讲,陈设(Decorate)和设计(Design)是一对孪生兄弟。陈设是一种发现,是一种经验的累积。陈设师在国外很少有年轻人可以做,因为经验不够,历练不够,基本上都是中年人甚或是老年人在做,陈设需要很深厚的阅历,看过的东西要足够多,积累的东西要足够多。一个配饰拿在手上,应该放在哪里?怎样放?比例关系是怎样的?如果没有很好的把控是应用不好的。

陈设需要主题,主题并不需要很大,有的时候主题是颜色、一种形体、一个动物、一种花,有的时候可以是一个话题。我不喜欢一来就混搭,搭的乱七八糟,还没有对材料配饰把握非常到位就随意搭配。

每个风格的领域很宽泛,设计师要熟知这些风格。比如Art Deco其实就是很宽泛的一个面,很多东西都包容在里面。你读懂之后做现代设计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风格元素带进去。所以有经验的人也会混搭,但这种混搭是有主轴线的,6:3:1法则是我常常讲到的,但还是要在弄懂各种风格的精髓之后进行混搭。没有灵魂的混搭就会变成材料的堆砌。

记者:所以还是要和谐、和平衡。正如您提到的“秩序、平衡、和谐的建筑物产生‘摩登中国’......”,您提出的“摩登中国”的概念强烈的震撼了设计界和媒体界。请您阐述一下您当时的心境,摩登中国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在您的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平衡、和谐这些理念,在当下风格当道的设计界,您是如何做到平衡、和谐的呢?

林振中:任何的风格为什么能够形成并留下来,跟国力有关。为什么有乔治亚、维多利亚、Art Deco这些风格?Art deco如果没有纽约大财团炒作的话,也许至今还留在法国。还有比如“禅”,禅为什么会成为风格,因为日本有很大的推力,日本把禅的意境提的很高。风格绝对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影响的。

中国的实力一直在提升,现在很多的风格里面都会加进去一些Chinese touch,任何的风格之间都是融合的,不是混搭是融合(Fusion)。比如我就在研究,Art Deco 和包豪斯都是在1925-1930年间出现的,他们之间一定有关联,我就开始搜寻,结果让我查到确实有些大师的作品又属于包豪斯,又属于Art Deco。他们之间就有某种融合的东西。但是中国的东西无论怎么融合,永远都是中国的DNA,不会变成美国人的DNA,那么中国的DNA我说是有秩序,因为我们从小就讲究秩序——父子、君臣、夫妻、兄弟,中国人认为有秩序感是很美的。中国还特别讲究平衡,易经里面就有左青龙右北虎前朱雀后玄武,这些就开始讲平衡的道理,天安门、故宫都是平衡的杰作。作为设计师你只要把这个哲理放到设计里面,你的东西配饰元素变化一点都没关系,中国最后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借景是天人合一的表现,我的样板间里常常有很多借景的东西,屋子是人住的不是家具住的,你住在里面能看见什么?我常把中国的哲理放到设计里面。

现在很多Art Deco风格里面也会加入中国元素,有太多的品牌设计在这样做,一定会把摩登中国的概念带进去的,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魅力。

记者:是的,您的作品中也经常能够看到现代中式的元素。正如您的设计理念是“以当代前沿的国际设计思想为切入点,结合东方的细致与理性......”,但其实当人们谈到东方文化的时候很少会提到“理性”这个词,您为何会这样梳理东方的文化属性?

林振中:现在很多影视剧中国式结婚、离婚,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中国式。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很包容的。就想中国的太极拳,看起来推、拉、拖节奏很慢,但一旦发力威力了得。中国文化渗透的过程,就好像打太极一样,看似包容,但就在这种包容中慢慢改造对方,力度很大。

中国的理性也是这样。我常常理解中国的文化中“借”字很重要,借力打力、顺势而为。我也一直在寻找一种中西合璧最好的融合方式。

记者:我们都知道水晶灯是一种欧洲巴洛克风格的配饰元素,那么您怎样处理水晶灯和您多元化设计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

林振中:欧洲使用水晶的历史很长久,就像中国使用琉璃一样各有各的文化。但其实水晶灯用法很多,不要认为很豪华或者只有巴洛克风格才可以采用,其实托斯卡纳风格、Art Deco风格,很多风格都可以用到,包括中式风格中也可以用到。我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用到水晶灯这个元素。比如中式风格的酒店大堂或者会所的楼梯间,我曾经设想过这样一款水晶灯设计,外形像竹节一样,用金属框架和薄纱作出一个竹节般的外形,把水晶灯包在里面,水晶灯的亮度和水晶的剔透折射被薄纱降低了锐度,但隐约还可以看到水晶的灵动,形成一种朦朦胧胧的美,这也刚好符合中国文化之中庸之道。

记者:就是说您认为水晶灯在运用中需要一些再设计的过程?

林振中:是的,水晶灯要自己创新一些用法。我们把水晶灯当做一个配饰元素,在设计里面可以围绕同一个主题造型用,并且配饰和台灯等都可以用到,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大多数水晶灯造型比较传统,使用时要有个再设计的过程。现在市场上水晶灯设计的变化很多,技术革新使得可能性越来越多。已经有那种玻璃管造型款式,还有各种颜色的。这些都为设计注入了更多新鲜的元素。水晶这种元素可以给我们很多的想法是没错的,不过这个再设计的过程最好是室内设计师和灯光设计师共同来完成。